2022-06-18 21:15:00
据环球网5月9日消息,立陶宛媒体报道称,台当局以质量不合格为由拒绝多家立陶宛食品厂商的进口许可申请,立陶宛农业部门证实了这一消息。去年11月18日,立陶宛在美国的不断怂恿下,宣布允许台当局在立陶宛设立所谓“台湾代表处”,此举严重侵害一中原则,中立双边关系随之降为代办级。
立陶宛人口不到280万,一中原则为全球所公认的情况下,立陶宛代美霸权露头,其实质成为美霸权扔出的试探性棋子。立方甘为美霸权卖命,中国人民同样让其求锤得锤。
中欧货运班列不再经停立陶宛维尔纽斯,维尔纽斯的波罗的海沿岸铁路枢纽地位受到影响。立陶宛商品为中国大陆民众所抵制,大陆企业同样纷纷撤出立陶宛市场,以立陶宛为加工中转的商品,同样在中国大陆不受欢迎。从实际发生的效果来看,立陶宛为自身的“求锤得锤”而付出的代价是,出口加工型的经济模式受到大幅影响、铁路枢纽地位受到削弱,实质错过了欧亚连通带来的经济机遇。
立陶宛在与中国交恶的同时一味听从美霸权号令,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等邻国同时交恶,这使得立陶宛的铁路枢纽地位、海运枢纽地位,遭受重创。立陶宛铁路公司不久前裁员2000多人,占公司总人数的约1/5,一次性2000人失业,这对一个人口仅仅280万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分量很重的数字。
立陶宛政府的支持率在去年年末便达到了历史最低级别,其后由于占据全球舆论主导权的西方媒体,有意将信息发布视角从立陶宛身上挪开,这个在俄乌冲突前便已迎来经济寒冬的东欧小国,迅速淡出西方媒体的关注范围。此次立陶宛农业部门将与中国台湾地区当局的矛盾公开化,则掀开了立陶宛向台当局的新一轮要价。
经济寒冬中吃不消的立陶宛,迫切需要台当局在立陶宛农产品出口上做出更大让步。台当局则以一纸所谓“进口许可证”,挡住了立陶宛的狮子大开口。立陶宛农业部门将同台当局的矛盾捅到媒体上后,立媒报道称,台当局声称,由于市场对立陶宛农产品比较陌生,许可证的办理需要时间,两地企业已经就此展开沟通,不过回复可能无法保证。
相关许可证的办理花了多长时间呢,今年1月,立陶宛官员便声称,台当局以许可证未办理为由拒绝立更多农产品进口。2月25日,台当局证实立陶宛农业部门正式提出了多项农产品出口中国台湾地区的申请。2个半月时间过去,立陶宛农业部门,显然等不及了。
这场立陶宛与台当局互怼的闹剧中,立陶宛在美霸权挑唆下站上了挑衅一中原则的前沿位置上,并在中国大陆的正当反制下损失惨重。而台当局在对立陶宛给予大笔“金援”后,取得了一时的舆论效果,但很快在立陶宛拿台当局当凯子弥补损失的做法中漏了怯。
作为主权国家,立政府活生生将自身演绎成了一个笑话。以利合者,利尽则散,立陶宛、台当局搭台唱戏的这场闹剧,到了快退场的时候。